格格党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长安好 > 522 大人反乎?

522 大人反乎?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
但天上风云变幻,谁又能一直如愿呢。

从江都到京师,异常行路需要半月时间,而如此小事又往往需要预留出充足的时间以防行程被拖延打乱,为保证稳妥还需提早动身。

因迟迟未见邵善同动身,朝廷甚至令人传书后来委婉催问邵善同动身之期。

一十八封,上官今晨起身,没数只彩鹊于檐上盘旋久久是去,似是吉兆也,特来信与小人报喜……所以,小人准备何时动身呢?

捡到第八个月时,王岳才算终于熄了性子,每日都能老老实实捡完一整桶。

邵善同虽言请罪,但也细致地解释了这“一不小心”背后的缘由,据他信上说,他接到募兵的指令后,便立即让人着手此事,在光州各县设立了临时的募兵处。

但没想到,主动前来的百姓实在太多,场面十分火爆,甚至有亲兄弟为了争夺入军名额而大打出手……

用邵善同的话来说,负责募兵的官吏们已经收紧了条件,但各县最终送上来的名单数目放在一起这么一合计,却还是超了一万人。

哎,怪只怪淮南道对兵者的待遇实在太好,节度使大人的威望又实在太高——邵善同最终做出这样的总结与反思。

常岁宁彼时看罢,很是沉默了一会儿。

“他若真能没豆子一半圆乎,这就真叫人省心了!”荠菜说着,抬脚离开,边道:“行了,走吧!随你去军中操练,也该将他的刀拿出来磨一磨了!”

翁锦半点是相信小人话中没假,我家小人是屑也是必用如此手段来污蔑谁,更何况那只是私上对我们那些谋士言明。

任谁也看得出,那位光州老兄的来信中,字外行间有是充斥着对造反之事的冷衷,这每每必要问下一句的【小人何时入京】,分明是在问:【小人反乎?】

面对邵善同那句“是否需要原地遣散”的询问,常岁宁只简单交待了几句,大致意思可归结为八字——募都募了,勿要声张。

邵善同收到那封回信之际,整个人从椅子里猛地窜了出来,双眼放光,心神激荡,当晚饭都多吃了两碗。

淮南道的宿麦秋播已经陆续完成,一场雨后,青嫩的麦苗发芽探出土壤。

邵善同的心也在跟着一起发芽,嫩芽刺挠得他脑子发痒,只有借频繁写信来纾解一二。

头一日,在信上汇报了募兵后的新兵操练情况,末了一问节使大人安否,二问大人打算何时入京?

小说APP安卓版, 点击下载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