格格党
会员书架
首页 >武侠仙侠 >洪荒世界教主通天 > 第二百七十七章 龙的传人

第二百七十七章 龙的传人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
因此,太昊也被称为“匏析氏”。

当然了,这一说法似乎并不那么确切,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叫“匏系氏”。意思是说,太昊发明了把葫芦系在腰间,借此渡河的方法。所谓“中河失船,一壶千金”,“壶,瓠也。佩之可以济涉,南人谓之腰舟”。

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,仅仅依靠挖洞**居,已然难以满足各大部落的发展,毕竟,挖山洞是要有许多条件地,并非所有的山都适合挖洞。

为此,伏羲走访了各部,终于在南方的苍梧上有巢氏部落里寻到了构木为巢之法,并将之改进后面向所有人类推广。

原来,这有巢氏,也是也为大能。生于燧人氏之后,太昊之前,这四万年中的某一时间。有巢氏观察了苍梧山上各种小鸟编制鸟巢的方法,便学着小鸟在树顶上搭起了巢**。

几经考察,太昊发现,这种情况已经是华胥部这种繁华部落的通病,太昊觉得,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这种制约人类发展的桎梏。

经过反复的观察和实践,太昊从蜘蛛结网的原理上悟出了以绳索结网之法,凭着新式的捕鱼工具,人们可以去更远更深的河道内捕鱼。要知道,太昊以前,人类虽会捕鱼,可那确切一点儿地讲,是叉鱼,就是用削尖的木棍将鱼从水里叉出来。

与叉鱼相比较而言,用渔网捕鱼,这效率可是提高了数倍的,而且,更加的容易操作。

另一方面,太昊还发明了畜牧之法,就是将一些不是很凶悍的野兽驯化后圈在部落喂养,通过让这些牲畜产子来获得肉食的方法。

渔业和牧业的发展,极大地加快了华胥部落的发展。

这一发明虽然颇具历史意义,但由于种种原因,却没有推广开来。

此番正至人类高速扩张时期,山洞已然难以满足人类的需求,因而推广造巢之法适得其时。

不过,在树上搭巢难免有诸多不便,为了更好地适应人类的需求,太昊将之加以改进,成了在在平地筑房之法,由于此法简单实用,因而得以迅速普及推广。(注:有巢氏与燧人氏等谁先谁后已不可考,而将树巢改为平地建房,也不知是何年代。不过,半坡时代就已经有平地的房子了)

而因为教会了人们渔猎之法,太昊因此也被人们称为庖牺氏。

考虑到尚有许多其它部落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,太昊决定将这两项技术发明无偿地捐献、推广给所有人类部落。在太昊的大力倡导和积极推动下,不过十余年的时间里,渔猎之术的推广工作几乎遍布了整个人类。而太昊,也理所当然地,被推为人类的共主。

登上了人类共主之位后,太昊愈发的勤勉。

太昊还发明了骨针,配以细线,这样,人们可以更容易地缝制兽皮、树叶,做成衣裳。

另外,太昊还发明了匏析成瓢之法。嗯,其实,就是把葫芦劈为两半,用来做水瓢汲水。这方法虽然简单,可却经济实用。即便是到了而是二十一世纪,人类已然进入信息时代,这种用葫芦做水瓢的方法在一些农村仍旧保留并使用着。

小说APP安卓版, 点击下载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