格格党
会员书架
首页 >玄幻奇幻 >这货不是马超 > 28 国之将兴良臣出

28 国之将兴良臣出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
今袁曹为祸并冀,河北二州苦甚,百姓苦甚!

我在奏疏中虽然向刘协要了几个人,但却没想到张温、士孙瑞、荀爽、杨彪、淳于嘉、韩融六大高官不约而同地将自家后辈送了过来。

这说明什么?

这些大家门户,向来喜欢两边甚至多边下注,从而最大可能地保证自己的家族不至于失势:比如荀彧、荀彧与荀谌,郭嘉和郭图,诸葛瑾、诸葛亮、诸葛诞……

待他介绍完毕,这六人同时向我一揖,恭声道:“拜见马将军!”

“对了,不是说要宣诏吗?”我垂下双手问道,“公达来宣读吗?”

荀攸、张博、张仁、杨修,还有一人一看就是士孙瑞的儿子……

另外,还有两张陌生却有些熟悉的脸。(百度搜索:,看小说最快更新)

“马将军,”荀攸带头起身,对我施礼,“家叔文若无法亲至洛阳,特令攸向将军致歉。”

“哦,无妨,”我笑着还礼,“陛下当然不肯将荀氏双杰全送给我,有公达帮我,我何惧天下!”

“将军谬赞。”他微微谦道。

“不,伯业才是宣诏使者。”荀攸示意张博。

张博小心翼翼地从袖管中摸出一卷金光闪闪的诏书,轻轻咳嗽了一声。

我装模作样地拍了拍腰带。

他也没有理我,清了清嗓子,朗声诵道:

“大汉天子陛下诏曰:

这句话并不是随口胡说的,荀彧、荀攸、贾诩,三人虽然在三国志中列在一篇之中,又都是以智谋著称,但还是有相当大的区别。

在我的记忆中,荀彧长期位居中枢,精通的是全局考虑和谋划;而荀攸长期随军征战,更多的从事具体战略分析与献策;而贾诩,前期用武之地恨少,后期明哲保身居多。

简单的说,贾诩、程昱年岁渐高,精力总不可能比不到四十的荀攸更旺盛,而年轻荀攸的到来,必将更好地发挥一个随身智囊的作用。

荀攸为我介绍:“张伯业、张仲业两兄弟,还有杨德祖,将军都已认识,这一位,”他指着士孙瑞的儿子道,“士孙公的幼子,士孙范,字季安;这一位,卫尉淳于公的次子,淳于壮,字子豪;这一位,太仆韩公长孙,韩胜,字伯承,你们也都见过马将军吧。”

他每说一位,我都双手合拢着微微一礼。

小说APP安卓版, 点击下载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