格格党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大唐新秩序 > 第0437章 南北战策(六)

第0437章 南北战策(六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
“号角一响,向下掩杀,没有听见鸣金之声,不得后退……”

“鸣金一响,立刻撤回来,有继续向前者,追究战责……”

正说着,山梁上传令台的大旗猛然抖动开来,军官立刻道:“敌军上来了,弟兄们,准备作战!”

紧接着,队官的声音嘶喊起来:“再次检束甲胄!”

任遂焕连忙紧了紧皮甲,检查绑腿,正了正头盔,又帮身边一个弟兄重新扎竖腰带。在伙长的口令下,每个人都将身后的盾牌摘下来,绑在手臂上,将横刀斜搭在脚边。

跑到前梁下,任遂焕跟着队伍就往上爬,好在并不陡峭的梁壁上开凿了几道简易的土阶,披甲持刀、身背盾牌的弟兄们没有费多大力气就翻了上去。在跃上前梁的那一刻,任遂焕看到不远处正是刚才向山梁下挥旗的军官,从臂章可知,这是一名阶级为御侮校尉的军官,此刻,他正在向山梁下挥动一面三角黄旗,任遂焕回头看到的最后一眼,是一队重甲枪兵正在赶过来。

这是一个三道战壕组成的阵地,燕军作战喜欢挖战壕,这已经是天下皆知的事情了。对于壕沟在作战中的作用,天下诸侯们众说纷纭、莫衷一是。有的认为将军队部署在壕沟中,对于防御作战还是有一定意义的,梁军中部分军头就有这样的观点,比如贺德伦等,他们也在积极效仿。但更多的人则认为,这种战法或许可以减少军队在箭矢中的伤亡,但对士气的间接打击很大,应该说是得不偿失。

燕军第一道战壕严格来说并不算战壕,是一道在山梁中腰上开凿的平整横道,道路前方摆放着各色木砦和鹿角,还有不少深坑,但此刻许多木砦和鹿角都被焚毁,还有一些则被敌军拖了下去,远远可以看到它们在梁下翻倒着。铁甲枪兵们于此驻守,居高临下与攻上来的敌人正面厮杀。此刻敌军已退,枪兵们卸了外层铁甲,正在抓紧时间休息和吃食。

第三道战壕位于最高处,与第一道战壕相隔二三十步,挖至齐腰高度,是弓弩手驻守的地方。第三道战壕有几条向前的纵向连接通道,连着中间的第二道壕沟,任遂焕他们就部署在第二道壕沟里。

上阵之前队官就已经详细讲过,一旦敌军突入第一道战壕,他们就要抄家伙上,将敌军打出去;或者是当铁甲枪兵压力过大时,他们要从两侧出击,横向包抄敌军侧翼,打乱敌军的攻势;敌军撤退时,如果机会好,他们还要负责冲下去掩杀,以扩大战果。

壕沟内外到处都是血迹斑斑的泥土,零碎和残破的兵刃远近可见,几面木砦还在冒着浓烟,烟尘滚滚,闻之刺鼻。在木砦鹿角下,乃至山梁的坡下,倒闭着密密麻麻的尸体,还有一具尸体挂在一道石坎边

,手腕上的红绢在风中轻轻摆动。

正在任遂焕打量着战场时,后方送来一批麻布方巾做成的口罩,人手一面传递到每一个士卒手上。一个陌生的军官踩在战壕之上,居高临下的向新兵们喊话,他的左肩皮甲已经整块掉落,肩膀上缠着白步,隐隐透着猩红的血迹。

“敌军上来时会发射火箭,每个人都要戴上口罩,以防烟熏……”

“队官和伙长们随时注意山梁上的旗号,时刻准备带队厮杀……圆旗是增援第一道防线,方旗是从两侧出击,这与之前告诉你们的相反,这是为了迷惑敌军……”

小说APP安卓版, 点击下载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