格格党
会员书架
首页 >其他小说 >这个导演要谢罪 > 006 创业未半 花光预算

006 创业未半 花光预算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
第二天要拍的剧本,头天晚上攒出来都嫌不够新。

导演带头不尊重剧本,其他主创又能有几分热情?

几年折腾下来,如今剧本围读已经名存实亡,少数坚持这个程序的剧组,也只限于主要演员一起读读台词,对全体主创的约束性几近于无。

当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,仅就《魔都假日》来说,一众主创对剧本围读还是充满“期待”的。

毕竟,再怎么导演中心制,创作自由也不是天然就有的,而是地位和成绩赋予的。

剧组这个地方,要么东风压倒西风,要么西风压倒东风,话事人只能有一个,没有例外。

演员和导演争,导演和编剧争,制作人和导演争,甚至有些强势的武术指导、摄影指导都能横插一杠子。

不争哪来的话语权?

老制片厂模式下,剧本围读的严肃性得到了很好的保障,毕竟华国的电影传统历来是导演最大,其话事人的地位是有上头背书的。

当然,导演的言行也要受到所属制片厂的监督,哪怕是谢静谢大导,想随随便便往定稿的剧本里加“私货”也是不允许的。

作为《魔都假日》的导演兼编剧,陈一鸣啥都没有,一个学广播电视的,连个短片都没拍过,凭啥对几十号人发号施令如臂使指?

凭他的剧本写得好?还是凭他身后站着魔圈二代马大壮?

这样一来,导演自然是无比重视剧本围读,毕竟这是巩固其权威、贯彻其创作意图的有益程序。

改制之后,导演中心制得以延续,但制片厂的监督却名存实亡。

华国导演们一朝去除束缚,瞬间如同脱缰野马,打着创作自由的旗号,在放飞自我的道路上一发不可收拾。

大权在握之下,导演怎么可能尊重围读的成果呢?

追求艺术嘛,要的就是火花,要的就是碰撞,不改不舒服斯基!

小说APP安卓版, 点击下载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